本报讯(学工部统稿 路桥学院供稿 通讯员 顾晓波)金鑫,男,浙江三门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路桥学院道路桥梁工程专业061102班)。在校期间曾担任路桥系学生会副主席。现就职于上海铁路局宁波工务段,任工会指导员。
坚持不懈崭露头角
2009年,上海铁路局来我校招聘毕业生,金鑫怀揣着交通人的梦想进入了宁波工务段,成为了一名线路工。不过这份工作并没有一开始想象的那么美好。这是一个新成立不到几个月的单位,各种设施设备不齐全,又面临着开通甬台温客运专线的严峻考验,住民房、吃大锅饭、步行三十公里、负重三五十斤、工作12个小时以上,成了家常便饭,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暗下决心一定要闯出一片天地,决不能放弃。
逆境催人奋进,他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刻苦钻研,海绵一样拼命的将知识吸进来充实自己,不到半年时间他的实作技能已不输于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同事。业务技术上,他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测量技术结合实际工作,率先开创了“抄平起道”,迅速淘汰了原来“用眼靠人”的作业模式,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风险,使维修作业更加科学,被推广沿用至今。
2010年,作为车间青年一代的优秀代表,他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技能大赛,以实作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获得首届技能竞赛道岔检查项目第二名,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新入路的年轻小伙叫“金鑫”
善于总结全面发展
2010年底,京沪高铁无砟轨道联调联试工作展开,金鑫主动请缨投身铁路建设,他深知只有多走出去看看,以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积薄发,才会有更好的发展。5个月的时间,除了工作,他仔细研究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的区别,细心记录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与同事一起研究探讨解决方案。为了一个数据处理的方案,他连续几天熬夜,思考如何改进作业方式提高效率,有时,同事起床发现他还在分析动静态数据的差异。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他负责调试的线路始终是验收优良率最高的,进度也比其它组快了将近一半。调试结束,他撰写的《京沪高铁养修工作的几点思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枕木、两根钢轨,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以毫米来计算,真正的难点在于钢轨如果始终不能直,势必会影响列车运行的流畅性,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度。2011年底,新型号的机车开始在甬台温线路上跑,他所在工区负责的线路中,有一个技术问题,经过多方尝试仍未解决。为此,领导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他。他通过三个月的努力,最终解决了难题,并撰写了《隧道硬弯整治QC攻关》,该文章获得了单位的优秀奖。
2012年夏,他还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演讲比赛,凭着在校期间养成的良好素质和赛前的精心准备,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一直以为你业务精,没想到你演讲也厉害”,工区工友如是感叹。
责任在肩无私奉献
“梅花香自苦寒来”,2013年8月,经过5年的拼搏磨练,金鑫被任命为三门综合维修工区的工长,负责两个站,56公里线路的养护维修和整个综合基地117名职工的生活后勤。
从技术能手到基层管理岗位,既是肯定,也是考验,他感到担子沉甸甸,唯有刻苦努力,笨鸟先飞,才能让工区平稳过渡,良性发展。他从学校“学思并重 知行合一”的学风中找到了秘诀。经常利用饭点、午后与职工同事交流工作经验,探讨问题,思考改进方式,随后几个月,他着重整理制度规定,召开民主会议,商定修改工区各项办法,并采用矩阵式管理,逐级分配职责权限,建立管理框架,针对青年职工多,开展教育培训,亲自上手,讲解理论知识,现场实作指导。从工区到家开车不过十几分钟,但他却很少回家,一年下来欠休达80余天。他对工作的热诚感染着身边每一名同事。
担任工长期间,除了在安全生产、班组管理上保持先进,他还积极投身生活、文化、健康线建设,创新开展“生活文化互动日”,积极组织与地方的联谊,参与县级文体比赛,把工区打造成一张靓丽的名片,成为上海局一万多班组中仅有的三个“三线建设”五星级示范单位之一,先后获得“全国铁路模范职工小家”、“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称号。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他通过公开招聘到机关党委办工作,后又调到工会,完成了他最初为自己设定的“一年一变化,三年一进步,五年一台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