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网上党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网上党校 -> 正文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

日期:2022年10月28日阅读次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鲜明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做到“五个牢牢把握”,其中之一就是“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我们要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主要特征、本质要求、世界贡献、战略安排、实践逻辑,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勇毅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

近代以来,由于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我国错失工业革命机遇,成为世界现代化的落伍者。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神圣使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开始构思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蓝图。他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阶段性目标。此后,完整阐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描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步步登高、不断攀升的壮阔进程。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划,提出“新三步走”发展目标。这些战略安排,有力引领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惠及人口最多、规模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成功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扎根中国大地,体现中国实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在十四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其体量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人口不到六百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口不到八千万。到2019年,全世界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还不到十亿。这都难以与中国十四亿多的人口规模相提并论。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除了人口规模巨大这个重要特征外,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防止两极分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始终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最主要的特色,并在有关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了切实体现。

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在领导力量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前进方向上,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总体布局上,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球责任上,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明贡献上,必须立足中国、胸怀天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全面推进的根本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在现代化赛道上,西方国家曾长期占据先发地位、领先地位、优势地位,并借助其构建和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体系垄断了现代化定义权、解释权。两百多年来,绝大多数后发国家都未能成功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演进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影响是空前的、世界性的。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很低:新中国成立时,现代工业产值在全部工农业总产值中只占17%,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从人均国民收入看,1949年美国达到1453美元,英国是773美元;亚洲的印度为57美元,巴基斯坦51美元,阿富汗50美元,而中国只有27美元,不足亚洲平均水平的2/3,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这样的低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实践昭示:一个后发国家即使起步晚、起点低,但只要立足本国国情,制定正确战略策略,独立自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路径,驰而不息,就能够实现现代化。

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相比较的独特优势。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建立在对外殖民掠夺、对内残酷剥削的原始积累基础上。英国的“圈地运动”、美国的“西进运动”以及奴隶贸易等,都标注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罪”。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吸取人类现代化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诸多先天性弊端,实现了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勇毅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发展路径,也是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搞好这五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要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的胆识、魄力和勇气,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和风险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邮编: 311112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古墩路1516号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571-88481798

邮编:311112

官方微信

Copyright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10012098号-1  浙公网安备33011002013011号